简介篇
中共浙江省委通讯处遗址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中马路。因旧城改造,遗址建筑已被拆除。
腊店弄旧图
历史篇
1927年9月9日,中共浙江省委通过《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提出了“不断地动摇统治者的政权与不断地提高工人的要求直至没收工厂”,对已加入御用工会的工人要求立即宣布脱离,采取斗争行动,并策动了在城市的罢工斗争。省委代理书记陈之一认为,“现在工人受压迫已忍无可忍,只要党决定,马上可以开展罢工斗争”。10月24日,省委作出了工、农、学同时举行一场“大的争斗”的决定,以打击国民党的进攻。结果,这次罢工斗争很快遭到了失败。
就在这个时候,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在杭州遭到破坏。省委“红色恐怖团”在进行袭击活动时,遭到国民党杭州市公安局的追踪侦查,牵连到省委机关。11月6日,许多同志被捕,惨遭杀害。全省党组织的名册被搜去,同时《浙东暴动计划》也被查获。11月8日,国民党反动派按名册在全省展开大搜捕。截至11月20日,全省共有116人被捕入狱,使大革命失败后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的全省党组织又一次遭受严重破坏,浙东暴动计划流产。
在浙江党的组织遭受重大损失之前,党中央派夏曦到浙江主持省委工作。在省委机关遭受破坏后,夏曦于11月10日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并在上海召开浙江省委会议,李维汉代表党中央出席会议。会上,中央对浙江省委成员作了调整,并在会后陆续增补了省委成员。夏曦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常委为卓兰芳、梅电龙(梅龚彬)、邵荃麟;卓恺泽、赵晋先、沈资田、龙大道、杨成、沈本厚、杨裕发(杨梦雁)、徐洁身为省委委员。因杭州已无法立足,12月,省委机关暂时迁往宁波,在宁波江北腊店弄13号设省委通讯处。同月,共青团浙江省委机关也迁到了宁波。省委机关迁甬后,夏曦、卓兰芳等领导同志先后抵甬,着手抓整顿和恢复各县党组织的工作,陆续建立了永嘉、瑞安、平阳、温岭、湖州、东阳、天台等县委(临时县委),并继续策划、领导农民运动。
《时事公报》关于浙东暴动的报道
人物篇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曦
夏曦于1901年8月出生于湖南益阳,192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益阳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曾参加过新民学会和湖南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湖南农民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对于中国国民革命的方针和目的,夏曦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他重视农民的力量,主张教育和组织农民运动。他指出,“中国的改造,大家不要忽视了农民地位的重要。在民众运动中,农民运动是占了极重要的位置,因此学生们回乡后应该参加一种农民运动的工作”,并提出要在农村组织团体,如平民教育促进会、农村补习教育社等。他曾说“今日中国唯一救国之途径,惟有号召全体国民,以真正国民的力量,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之势力,解除军阀武装,然后才可能达到革命党的目的。”他就是用这样的理论与实践来指导浙江省委的工作的。
夏曦在长征途中不幸因溺水牺牲,时年35岁。毛泽东同志十分悲痛并深感惋惜,亲笔给夏曦父亲写信,说:“东与曼伯,少同砚讨,长共驱驰,曼伯未竟之志,亦东之责也。”
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宁波期间,邵荃麟曾任省委常委。邵荃麟,出生于1906年,祖籍慈溪县庄桥镇东邵村(今属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原名邵骏运,曾用名邵逸民,笔名荃麟、荃、力夫、契若,1926年1月加入共青团,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邵荃麟4岁随父回到庄桥东邵,接受启蒙教育。1919年赴上海入读复旦中学,192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因参与共产党地下工作而被学校开除,后逐渐成长为职业革命家。曾任共青团上海江湾吴林区、杨浦区、法租界区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常委。1928年1月出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在周恩来的关怀和帮助下,1934年任反帝反战大同盟宣传部长。同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邵荃麟获救时,上海的地下组织几近瘫痪,他一度与组织失去关系,并开始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抗战爆发后,他恢复了组织关系,主要从事和领导党的文化事业和统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政务院(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和中宣部教育处工作。1953年起,长期领导中国作家协会,主编《人民文学》。邵荃麟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等及剧本集《喜酒》,翻译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重要论文有《论主观问题》等,显示了他对文艺现状和理论现状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著作收入于《邵荃麟评论文集》等书。
故事篇
奉化暴动
1927年12月至1928年4月,在迁驻宁波的这段时间里,浙江省委的主要工作是整顿和恢复组建党组织,并以武装暴动为工作方向,继续领导全省党组织开展斗争。
12月上旬,省委根据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实行全国武装暴动的总策略”精神,在宁波制定了《浙江目前工农武装暴动计划大纲》,认定浙江即须开始民众武装暴动,并选定暴动的中心地点在浙北、浙东、浙西、浙南的13个县,其中浙东选在宁波、慈溪、余姚、奉化、宁海等县。12月12日,省委决定在奉化开展一次游击性质的暴动,并就暴动前期准备、之后的发展方向等作出研究和判断。
省委专派卓兰芳以省委特派员身份指挥这次暴动。回到家乡后,卓兰芳首先在松岙、湖头渡一带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他带头变卖家产,并动员其他党员共同筹募暴动经费,购置枪枝弹药,在短时间内重新建立起一支200多人的农民武装。
翌年1月初,因为暴动消息泄露,国民党反动派派兵“进剿”,暴动准备工作严重受挫。10日上午,奉化区委把暴动行动大纲发给各党支部,并于当晚召开农军干部及松岙村党员会议部署暴动。
11日,因区委交通员与农军干部联系中断,湖头渡等村暴动的消息隔绝,无法相互策应。而国民党当局已纠集驻军待命,且敌我力量悬殊。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卓兰芳在松岙召开干部紧急会议,决定停止暴动。但区委委员、农军负责人卓崇德没有及时接到通知,仍按原计划在湖头渡单独起事。当天下午,卓崇德率领23名农军,高举红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新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从当地出发,经过几个小村,沿途吸收贫苦农民加入农军,并发动数百名群众,在五佰岙庙召开大会,批斗罗浦的土豪劣绅,烧毁田契。暴动队伍于晚上10时到达松岙,卓兰芳听取情况汇报后,即向卓崇德和农军传达停止暴动的决定,并命令解散农军,各自分散隐蔽。但卓崇德等对在艰苦环境中刚刚组建的农军就这样宣布解散思想不通,即与松岙农军卓阿位等汇合,共五六十人枪,折回湖头渡去罗浦,打算深夜召开群众大会,再次批斗劣绅。但大会尚未召开,他们就突遭国民党武装包围袭击。奉化暴动就这样失败了。
16日,中共浙江省委在宁波召开会议,听取卓兰芳关于暴动经过的汇报。接着,浙江省委就奉化暴动的组织过程、暴动始末以及经验教训等给中共中央写了报告。
奉化暴动是一次以实行土地革命为目标,有组织的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由于是在蒋介石的老家发动的,产生了较大的政治影响。